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短评 > 正文

来源:知乎,作者:老K腹诽

中国的时间不多了(上): 从中美印的最新经济数据说起

最近伊朗、以色列和美国冲突纠葛的话题挺多,但我更为关注的反而是各主要国家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纷纷出台。这些数据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担心:大争之世已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知我知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接下来的几年,将是我们最近四十年以来,最危险的阶段。此为第一篇,计划写两篇。

一, 最新的经济数据。

先说美国,北京时间周四晚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公布一季度GDP终值数据。美国今年前三个月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化季率计算下降0.5%。4 月美财政盈余 2584 亿美元创历史第二;贸易逆差缩窄 55.5%;6 月制造业 PMI 连续三月扩张;5 月通胀低于预期,汽车服装价格反跌。第一季度失业率维持在 4%的低水平,通货膨胀是自 2022 年以来的最低点 (来源于网络,从财政赤字到制造业PMI,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超越了多数人的认知,请大家自行查证,理性核实)。

再看看印度。印度 6 月综合 PMI 跃升至 61.0 ,为 14 个月高点,制造业(58.4)和服务业(60.7)双引擎扩张。创纪录的出口订单(尤其电子产品同比增 54%)及强劲内需推动增长,制造业就业达二十年峰值。投入成本通胀降至 10 个月低点,但商业信心微跌。4 月 GDP 增幅高达 7% (来源于网络,印度经济爆表!6月PMI飙至14个月新高,出口订单创历史纪录_腾讯新闻,请大家自行查证,理性核实)。

最后看看中国。2025 一季度 GDP 猛增了 5.4%,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3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 (发电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6%。零售物价 CPI 下降 0.1%,工业品出厂价 PPI 下降 2.3%。财政收入下降 1.1%,税收下降 3.5% (来源于网络,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下降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请大家自行查证,理性核实 )。今年 5 月份,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分年龄段失业率 16-24 岁(不含在校生)为14.9%,25-29 岁为 7% 。

二, 我们应该怎么看

先说美国,中国的确在贸易战中展现出足够的硬气,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然而我们赢了面子,美国赢了里子。现在 10%的普遍关税,已经被各国所接受,很多国家还长出了一口气。其实自拜登执政到川普的第二任期,美国的制造业回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美债依然不断扩大,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人均 GDP 等指标非常亮眼。

再说印度,印度最近的印巴冲突中已经成了笑话,但是不能忽视印度经济增长的势头。印度 GDP 在很多维度上已经超越了日本,无论是购买力平价还是折算成美元的名义 GDP。虽然印度生育率也有所下降,但是年轻人口数量是世界第一,潜力极大。谁都知道印度的国家治理上有各种问题,但是印度确确实实的在从中美贸易战中获利。制造业在逐步向印度、墨西哥、东南亚等国家转移。

接着说中国。GDP 增速看着是不错,但是发电量反而下降了。从疫情时代结束开始,经济的总体情况一直不容乐观。今年发布的 16-24 岁的失业率 14%数字已经很不错了,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 20%左右。拉动内需困难,地方债高居不下,失业问题严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货币增发量巨大,然而通货紧缩

说说数据本身。很多人都有各种分析质疑美国的数据造假,对于印度的数据,怀疑度就更高,尤其印度曾多次修改统计标准。但是难道我们自己的数据就没有水分?前几年新闻报道也提到了个别省份经济数据注水,最后予以下调的现象。所以,如果说数据不真实,那么也并非一国独有。通常来说,即使绝对数字不可信,纵向的对比增加或者减少的幅度,还是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的。尤其第三方调查机构发布的 PMI 指数、信心数据等,反而真实度可能更高。

三, 抛开数据,说说感受吧

摩根斯坦利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还没有找到新路。工业品出厂价格(PPI)长期为负,也就说企业在拼命压缩成本,甚至压缩利润来维持生存。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关系很大。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产能是服务于全球的,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找到出路。而关税高企和西方国家的围堵,使得巨大的产能无从释放,因为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就愈演愈烈。所以,指责企业主们为富不仁的,抱怨打工人做牛做马的,需要看到内卷的原因,不仅是来自于内部,而是大部分来自于外部。

不谈数据,就说说感受。回想过去几年里,你身边的亲朋友里,有几个是发了大财的,有几个是中产返贫的,有多少是公司破产的,有多少是下海创业的,有多少人依然大手大脚消费,有多少人只能扣扣索索的过日子。中美小红书的对账,创造了一种假象,好像大家都差不多,其实差距很大: 美国人的中低层依然有着两辆车和乡下的大 House, 而我们的中低层只有合租和蜗居而已。只不过是中国的制度优越,对最低收入人群的保障要较好, 让我们面对美国满街的流浪汉时候,让我们为美国的天价医疗震惊的时候,有那么一点宽慰罢了。

当然,中国的经济在拼命破局,也不乏很多突破性的进步。只是这些局部的突破,无法带动社会的整体财富增加。比如最近几年的明星企业,黑神话哪吒 2 是文化产业,产业链极短,乘数带动效应极低; Deepseek宇树机器人,是科技破局,代表未来的竞争力,然而短期内反而会引发人工替代效应。这不是说文化产业的兴起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不重要,我们当然要为之欢呼。但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能够带动大规模就业的新兴企业出现了。

美国经济当然不是毫无问题,在低失业率、高 GDP 增长的背后,是继续攀升的国债和普通民众生活水准的下降。很多迹象表明,美国靠金融霸权收割世界这一套,也快玩不下去了。在帝国的末期,贫富差距急剧扩大,阶层分化极度严重,是普遍现象。这也是美国抛弃全球主义走向孤立主义的重要根源。

相对而言,中国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中美都坐在火山口上,不知道谁屁股底下的,爆发的要更快。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积威已久的老牌帝国,打败了帝国、熬垮了苏联、压制了日本。而我们虽然有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人均 GDP 尚未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经济总量上还没有达到美国的 70%,并且最近几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中国的出生率已经跌到全球倒数的程度,并且是断崖式的下跌。从很多角度来看,中国现在的局势,很可能还不如广场协议前的日本。

四,嘲笑西方赢学,不是要学阿 Q

在网上的观点中,存在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谈到美国经济,就是美债高举,马上资不抵债,好像美帝已经日薄西山,已经出不来 ICU 了;谈到美国军事,就是打不过胡赛拖鞋军,航母上锈迹斑斑,好像美军已经不堪一战了;谈到中国经济,就是工业明珠又摘取了多少,在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如何高歌猛进;谈到中国军事,就是 055 、六代机如何威风,电子侦查船街溜子满世界乱转,美帝能奈我何。

我充分理解和尊重希望祖国强大情绪。但是为个别的成就而欢呼代替不了冷静的思考。在我们嘲笑非洲赢学和印度赢学的时候,很多人也许正走在阿 Q 精神的道路上。从对于经济形势的粗浅分析,不难看到:无论是被认为已经日薄西山的美国,还是被认为已经毫无前途的印度,他们的局面,未必比我们要差。如果从军事角度对比,当我们在为巴基斯坦使用歼 10C 击落了阵风而欢呼的时候,美国 B-2 编队已经越过大洋,在远隔万里的伊朗土地上,投下了几枚钻地炸弹。别管实际效果如何,起码美国是真敢打。而我们除了对着菲律宾的破船放放水炮,除了各种层出不穷的先进武器展示,什么也没有。

客观的说,在军事实力上,我国的确近年来进步很快,但是我们的综合军力,对比美国,还差的很远。比军力差距更为可虑的是,畏战和避战的情绪。历史上坐拥先进武器而亡国的例子,并不少见。二战前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在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一枪未放,就投降了。而从网民之中折射出来的畏战心态,已经非常严重。

实战多少虽然不决定战力高低,但是没有实战,是没有威慑的。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先进武器层出不穷,一定让很多国家畏惧了吧。然而如果到外网看看,并非如此。美国最大的问答平台上,关于中国六代机的内容寥寥无几,在为数有限的回答里还充满着各种怀疑和嘲讽。贸易战中,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坚决要跪美国,除了美国消费市场巨大以外,那就是大家觉得中国没有威胁。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人发文说,我们给中国点赞,但是我们要跪美国,因为中国是君子,可以得罪,而美国得罪不起。

由于全文被限流,沟通无果,只能拆解并大幅度修改后发出(原文近 1万字)。所以分为两篇,此为第一篇,在下一篇中,我们来聊聊如何看待当今的世界形势,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所以急着拍砖的诸位,先不要急。读完了两篇文章之后,大家会了解我的看法。感谢平台,下篇经过沟通以后总算恢复展示了。以下是下篇的链接。

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下):全球化已死,大争之世已来

此为系列第二篇,即最后一篇。由于平台限制,原文只能分为两篇发出。这一篇中将有进一步的分析和最后的解决思路。

一,我们正在输掉贸易战

客观的看,贸易战对中国的打击很大。从系列的第一篇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美国的产业回流正在取得初步效果。而更为令人担忧的还不是美国本身,而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集体围堵,以及由此引发的连带反应。工业转移已经发生,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有大量的中国工厂变成了越南工厂、印度工厂甚至美国工厂。

我们无需高看川普政府的战略水平,但是不能低估的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在当前的世界格局里,在美国构建的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的分工体系下,生产国和消费国打贸易战,是处于绝对劣势的。简而言之:中国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的协作体系,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体系。虽然到目前的较量中,看似有来有往,你可以禁运芯片,我可以禁运稀土,但是从实际的经济表现上,我们是失血较多的一方。

美国虽然制造业大幅衰落,但是科技的实力依然强大,资本的实力极度雄厚。这些都是逼迫各国妥协,强制为美国回血的硬实力。从人力供给来看,尽管美国产业工人已经后继乏力,但是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依然可以有效弥补。在中国纷纷出现的黑灯工厂等,美国同样有条件可以做到。

再看中国,我们同样面临着产业工人不足的情况。虽然中国的青年人口依然充沛,但是很多人宁愿开网约车、送外卖,宁愿失业,也不愿进工厂了。我们的技术工人,也在出现断档。前端时间和边疆地区一所大学的就业负责人闲聊,他就提到,本校的农村毕业生里,愿意进工厂的人极少,即使工资提到 5000 元、6000 元以上,超过平均工资水平,也几乎没有人去。他还说到,之所以很多企业大力发展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就是因为用工缺口巨大。

简言之,中国经济不容乐观。在贸易战中,我们是被动防守的一方,而且美国等其他国家正在从中渔利。此外,还有一个迫近的威胁:那就是世界倒数的总和生育率,自 2023 年开始,年新生人口已经跌破了千万。更为诡异的现象是,低生育率和高失业率并存:近两年,青年失业率长期在 20%上下。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如果对比来看,在 1929-33 年的席卷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在导致数百万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空前危机中,失业率也仅仅是 15%左右。

二, 看不到世界格局的剧变,就如同农场里的火鸡

“中国人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这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一句话。现在谈论时事,一提到全球布局,就有人跳出来说先把国内的事情做好;一提到要对外主动,就有人问,你为什么不上战场。这些言论背后反映的心态,其实我们文化中的一条劣根性体现:怕不安逸。

最近看押沙龙写的《读水浒》,提到林冲就是一个典型的普通中国人。高衙内调戏他的媳妇,提拳要打,怕丢了工作,只能放下;薛霸、董超要杀他,被鲁智深救下以后,反而宽恕了两人;最后高太尉被绑到梁山,面对生死仇人,只是“怒目而视”。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优点,但是有时候过于隐忍,日子能过就凑合的过,打落了牙还要吞在肚子里。很多人的想法也是如此:熬一熬就过去了,总比喊打喊杀的要好。其实,一味的忍让,只会滑向更大的深渊。林冲的悲剧,虽然是小说家言,却很有现实意义。

还有一种衍生的思想,就是过度内省。这是中国文化的高贵之处,也是容易被利用之处。凡是和别人产生了矛盾,先去思考自己哪里不好。贸易战都快打出狗脑子来了,有的人还觉得是因为本国的工业过于强大,抢了别人的饭碗。

对于很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中等收入群体来说,不是看不到迫近的危机,而是被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化带来巨大红利所遮蔽了,形成了路径依赖。总是认为当前的经济困难是短期的,只需要多坚持一下,再紧紧裤腰带就过去了,世界总归还会再次走向合作。这种思想如同温水煮青蛙,等着等着就被煮熟了。

读过《三体》的人,不会对“火鸡与农场主”理论感到陌生。一群火鸡每天定时的获得食物,所以火鸡中的科学家就得出了定律,每天 10 点,将收获若干食物,然而圣诞节很快就到了。从更长的历史范围来看,二战以后的八十年相对和平,不是必然规律,只是偶然现象;而苏联解体后,美国牵头打造的全球化体系,更是偶然中的偶然,历史长河中的片段。

三,中国的问题,无法从内部得到根本解决

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不仅是最大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之间的正面冲突,还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全球化已死,大争之世已来。

美国由于内部矛盾无法遏制,走向本国优先。随着贸易战争的打响,各国都在走向保护主义,纷纷筑起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于为全球化经济准备了充沛产能的中国来说,极为致命。一方面,能源和矿产大量依赖进口,另一方面,海量的产能被人为的遏制,找不到释放的出口。

同时,随着美国的实力下降和维持秩序的意愿不足,加上出于本国利益有意无意的拱火,从俄乌开始,巴以、印巴、伊以冲突不断。天下不太平,对于严重依赖全球资源和世界贸易的中国来说,影响最为严重。总之,继续依靠全球化来实现经济发展之路,已经快走不下去了。

很多人说要提升内需、要缩小贫富差距、要提高行政效率,要振兴民营经济等等。这些都没错。然而内部问题,无法从内部找到解决之道。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只会走向崩溃。内部的问题如何从内部解决呢,我们不妨逐一看看:

  • 贫富差距: 资本家没有国界,极富人群来去自由的,税负过重抬腿就走,毕竟避税天堂比比皆是,所以一国之内,难以管控。那么只能把压力给到中小企业主,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倒闭的比新增的多。让中小企业破产,让中产阶级返贫,只会让失业问题更加严重,让国内需求更加不振。
  • 生育下降: 刺激生育一是靠奖,二是靠罚。罚比奖的力度更大,副作用也更大。上一个用罚的方式刺激生育的是罗马尼亚,其元首齐奥塞斯库早在几十年前就暴尸街头了。靠奖,要给多大的生育刺激才能有效呢,资金从何而来? 在地方债高企,拼命化债的今天,能有多少钱用于生育奖励呢?
  • 拉动内需: 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这样巨大的产能是为全球化准备的,不可能只靠国内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大家就无力消费。在全球化格局下,在公平贸易条件下,世界需要中国的产能。但是在关税壁垒筑起的今天,中国企业无法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能拼命的卷成本、减利润。工业不振,百姓缺钱,信心不足,拉动内需就难以实现。即使印钱也效果不大,当前的货币超发规模已经巨大,天天都有人打电话追着你要发贷款,然而通货紧缩还在继续。

所以,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那就是:中国制造的巨大产能要找到出路和西方发达国家要封堵中国制造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解决这个矛盾,那么正如摩根士丹利报告所揭示的,这就是一个死亡循环:

  • 巨大产能得不到释放,制造业就不能发展,充分就业难以实现;
  • 工业产值下降,有效就业不足,民众收入就会下降;
  • 蛋糕无法做大,分配问题就会凸显,资本家来去自由,普通民众只能降低消费需求,内需拉动无从谈起;
  • 失业问题严重与消费信心不足,增量有限就会引发过度内卷,降低青年人的婚育欲望,带来生育率的继续下跌;
  • 青年人口的下降会进一步缩水国内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市场,使得内部消化产能无法实现。

这个死亡循环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已经频频出现:愈演愈烈的性别对立,就是矛盾和情绪的一种释放方式,也是经济下行中,男女之间争夺财富权力的体现;董小姐等人的事件,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是因为增量越来越小,普通民众对于破坏秩序谋求私利者的不满情绪愈加高涨;还有其他各种报复社会的事件,在过去几年中,也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内部的矛盾是外部矛盾的集中体现,内部的不平等遮掩了外部的不平等,所以就有了“月薪三千,爱国与我何干”的言论。而不在国际上找到出路,月薪三千的人,恐怕以后的日子还会更难。

四,不掀了桌子,就没有出路

总而言之,认为中国经济不好是因为内部问题没有处理好的人,是对于世界的客观形势缺乏判断,是依然用全球协作时代的思维来思考大争之世的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这种想法,和当年蒋校长挂在嘴边的“攘外必先安内”,有什么区别呢?日寇都快打上门了,还在谈国内问题?

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世界格局走到今天,并非只是中国和美国的原因。《21 世纪资本论》以大量详实的数据和分析告诉我们:20 世纪贫富差距的缓解,主要原因是两次大战。而现在西方各国的贫富差距又一次接近了历史最高点。各国局部冲突不断背后的根本原因,依然在于极端不平等的财富分配。

然而现代国家的充沛武力和完善的政治制度,使得矛盾找不到内部发泄口,最多是换个人上台试试,所以右翼政治家,政治素人纷纷上台,因为民众渴望改变;但资本的全球化,使得一国之内要对极端富裕人群进行干涉,变得难以实现;最后,核武器的诞生,让大国之间热战的代价巨大,世界大战难以爆发。这就像一个已经压力过载但过于坚固的高压锅,不能通过爆炸来释放,但是从盖子底下喷出来的蒸汽已经无法遏制。最近几年的贸易战、地区冲突,根源就在于此。 贫富分化是本源,国内问题解决不了,转化为国家之间的矛盾,又不能通过全面战争解决,所以只有在敏感地区的局部冲突中得到部分的发泄。

那么在大争之世,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谈出路之前,首先要抛开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可以在别人的游戏规则里取胜。全球化是美国主导的,反全球化也是美国开了第一枪,当前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依然是美国制定的。在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今天,在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消费国的今天,单纯用经济手段,打不赢美国。日本经济失落的三十年,不是因为广场协议,也不只是因为日本缺乏政治自主。而是在于,日本的经济崛起是在美国游戏规则里的崛起。规则制定者可以让你小赢,但不会让你大胜,而且随时都可以让你输掉老本。

误区之二,以为被动的忍耐可以等到最后的胜利。坐等别人衰败,无异于守株待兔。美国的确在衰落,也的确混乱不堪。但是看看历史,美国不止一次的混乱过,时至今日,依然强大。即使罗马帝国到了末期,各地烽烟四起,如果没有蛮族入侵踹上最后一脚,依然可以续命很久。我们之所以嘲笑伊朗,就是因为伊朗是个典型的被动等待、忍者神龟。伊朗当局的想法和很多国人一样,就是觉得美国即将衰落,坚持下去就会胜利。

那么我们的胜算在哪里?我们的底气在于,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通俗的说,就是按照实际产出的工业品数量来计算),保守的估计都可以占到世界一半。这样的工业产能,是世界工厂时期的英国和二战前的美国都无法企及的。而两次世界大战告诉我们,世界第一制造强国,无法战胜。至于解决思路,以前的文章里已经多次提到。这里就谈几点近期的可行措施:

1 尽快把军费开支从低于GDP1.5%提到 GDP 的 4%-5%,鼓励和扩大民企参与军工研发和生产,积极扩大军售,拉动内需。把过剩的产能,转到军事生产上,迅速增加核弹数量,导弹和防空武器的数量,以及航母编队和先进战机的数量。武器生产的乘数效应很大,在当前基建潜力已经不大的情况下,这是提振经济的好办法。

2,隐性扩军 300 万,缓解青年人失业问题。加快海外军事基地建设,增加海外驻军人数。加快吸纳失业大学生入伍,以实战为目标,全面提升训练的水平和质量。这样,将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新创造的岗位所带来的收入,又会拉动内需,刺激婚育。

3,拿准时机,尽快介入缅甸,海上惩戒菲律宾,提升震慑力,巩固东南亚。要将东南亚打造成稳固的基地,提升从南海到澳洲一线的军事投放能力。确保一旦天下有变,可以第一时间前出到澳大利亚。

4,暂时巩固和俄国的合作,加强在中亚的一带一路建设,稳固石油资源的供给。大力发展蓝海海军,在局势有变的情况,有能力确保澳洲的铁矿供给安全。适当布局南美,争取同时保障巴西的铁矿供给。

5,以 5-10 年为期,做好全面准备,彻底解决美国霸权。

只有积极主动,中国的制造业潜能才能得到释放,才不会夭折在通向崛起的路上。 被动挨打、消极防守,坐等别人打上门来,只会走向衰败。五年生聚、五年教训,彻底掀了桌子,建立起新规则,中国之崛起,才能真正实现。现在倒计时已经开始,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二十年后,是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是重回满清,我们需要慎重抉择。

原文链接: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下):全球化已死,大争之世已来 – 老K腹诽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2232958632310038